5月15日,浙江省嵊泗县在洋山海域成功放流海蜇幼苗4160万头,拉开了2015年渔业资源生态修复工程序幕。
据悉,此次增殖放流严格按照《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程》标准,放流品种经工作人员现场抽检、测量、装船放流。随机抽样测量显示,海蜇苗伞径平均规格为6mm。抽样后,海蜇苗迅速装桶充氧上船,共计装运126桶,在N30°48.431′,E 122°15.888′海域实施放流,放流时间持续近1小时。
海蜇幼苗放流是快速恢复渔业资源、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创新渔业增长方式的重大变革。从2005年开始,嵊泗县共计开展海蜇人工放流11次,累计放流海蜇幼苗3.48亿头。此次,安排放流海蜇幼苗4160万头。据专家推测,按回捕率1.5%、成蜇每头达到5斤计算,年内可回捕成蜇1560吨,可新增产值1248万元,使近岸捕捞渔民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