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渔业动态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渔业动态 - 正文

山东五大海洋产业规模全国第一

日期:2020-12-01 10:34    作者:    来源:青岛财经日报     打印    加大 减小

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第五场“‘十三五’成就巡礼”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十三五”期间山东海洋经济(海洋产业)发展成就。记者获悉,到2019年底,山东省海洋渔业、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等5个产业规模居全国第一位,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达到16.3%。

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省海洋局局长张建东说,大力发展海洋产业,加快发展海洋经济,是山东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政治任务,也是推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的必由之路。“十三五”以来,全省坚持陆海统筹,科学推进海洋资源开发,加快构建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海洋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到2019年底,山东省海洋渔业、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海洋盐业、海洋电力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等5个产业规模居全国第一位。

海洋生产总值达1.46万亿元

“全省上下齐抓海洋强省建设,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达到16.3%。”张建东说,近五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力推进海洋强省建设。2018年5月,召开了山东海洋强省建设工作会议,深入实施海洋强省建设“十大行动”,加快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五年来,山东省海洋经济综合实力继续稳居全国前列。2019年,实现海洋生产总值1.46万亿元,继续居全国第二位,同比增长9%,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5年的19.7%提高到2019年的20.5%,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6.3%。2015~2017年,山东省海洋经济年均增速为6.88%;2018年,国家开展了第四次经济普查,省政府对地区生产总值进行数据修订,海洋经济数据也相应调整,前后数据不具可比性,但海洋经济的增速均跑赢同期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海洋三次产业持续优化,比重由2015年的6.8:44.5:48.7优化调整为2019年的4.2:38.7:57.1,第三产业比重进一步提升。

山东海洋牧场建设全国领跑

目前,山东省级以上海洋牧场示范区(项目)达到105处,其中国家级44处,稳居全国首位。

“我省水产品产量、产值等主要统计指标连续20余年位居全国首位。‘十三五’期间,掀起海洋牧场建设的热潮。”张建东说,海洋牧场是将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是构建起的科学、生态、高效渔业发展新模式。

山东省是国家唯一的海洋牧场建设综合试点省份,目前,省级以上海洋牧场示范区(项目)达到105处,其中,国家级44处,占到全国的40%,稳居全国首位。海洋牧场的建设,将山东省以往在沿海-5米以下范围的传统养殖,推到-15米以下范围的近远海区域,日照市在黄海冷水团海域养殖三文鱼,将山东省的海洋生态牧场拓展至离岸130海里。

海洋牧场利用海洋的自然营养进行生产,是绿色生态的;同时,海洋牧场也是海洋渔业发展新六产的综合载体,比如今年7月份烟台投入运营的“耕海1号”,为全国首制智能化大型生态海洋牧场综合体平台,采用一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运营思路,可以实现渔业养殖、智慧渔业、休闲渔业、科技研发、科普教育等功能,年可接待游客5万人次以上,综合效益可观。

在远洋渔业方面,截至2019年底,山东省拥有农业部远洋渔业资格企业达到42家,投入作业的专业远洋渔船487艘,渔船总功率66万千瓦,实现产量41.4万吨,产值50亿元。

海藻酸盐产能全球第一

山东着力建设“蓝色药库”,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产值超过200亿元,约占全国的一半,海藻酸盐产能全球第一。

张建东说,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是我国最具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其复合增速是海洋生产总值增速的2倍。山东省是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大省,产值超过200亿元,约占全国比重的一半。

“十三五”期间,山东省加大海洋创新药物研发攻关力度,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中国蓝色药库开发基金”,创建山东省海洋药物制造业创新中心。“蓝色药库”建成现代海洋药物、现代海洋中药等6个产品研发平台。管华诗院士团队自主研发的国产治疗阿尔茨海默症新药GV971获批上市,成为全球第14个(中国第2个)海洋药物;“蓝色药库”重点新药项目抗肿瘤药物BG136即将进行临床申报。

青岛市打造了全球规模最大的海藻生物制品产业基地,海藻酸盐产能全球第一;正大海尔制药是国内唯一的国家级海洋药物中试基地;烟台东诚药业成为全球最大的硫酸软骨素原料生产企业,国内唯一的注射剂硫酸软骨素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