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新闻

首页 - 新闻中心 - 幻灯片新闻 - 正文

黄海水产研究所“蓝海101”号、“北斗”号调查船圆满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渤黄海共享航次(夏季)任务返航

日期:2019-08-07 17:14    作者:    来源:办公室、资源室、条件处     打印    加大 减小

8月5日上午,黄海水产研究所“蓝海101”号海洋渔业综合科学调查船(以下简称“‘蓝海101’号”)、“北斗”号海洋渔业资源科学调查船(以下简称“‘北斗’号”)圆满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渤黄海共享航次(NORC2019-01)夏季航次任务顺利返航。黄海水产研究所所长金显仕、副所长辛福言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等到码头迎接“蓝海101”号和“北斗”号,并召开航次总结会。会议由辛福言副所长主持。

返航总结会现场

航次首席科学家、黄海水产研究所单秀娟研究员对所领导、各部门以及全体科研人员、船上工作人员的通力合作与鼎力支持表示感谢,并介绍了科研调查任务完成情况以及航次临时党支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情况,表示将不忘渔业初心,牢记科考使命,继续做好渔业科研工作;渤海-北黄海航段的负责人滕广亮博士介绍了渤海-北黄海航段的执行情况;“蓝海101”号船长禹昊、“北斗”号船长李风宾分别介绍了两艘船的海上运行情况,表示将继续发扬黄海水产研究所优良传统,为两艘船的安全运行做好坚实保障,为我国海洋渔业科考事业做出积极贡献;黄海水产研究所科研处处长刘志鸿、资产条件处副处长张志强分别从科研、船舶管理层面对本共享航次的圆满完成表示祝贺,并提出了相关意见建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天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基金项目搭载单位的科研人员代表分别发言,感谢黄海水产研究所以及“蓝海101”号、“北斗”号全体船员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所各搭载的各研究项目均获得了详实的数据,取得了预期科考效果。

返航总结会合影

辛福言副所长对全体科考人员的辛勤付出表示慰问和感谢,他指出,本共享航次是“蓝海101”号交付使用后的首个航次,首航的成功标志着“蓝海101”号已经完全具备海上调查能力,要求相关部门切实做好船舶管理以及有关科研调查项目的立项,充分发挥黄海水产研究所调查船的最大效能和积极作用,为我国开展渔业资源环境综合调查、大洋渔业资源探查等奠定坚实基础。

金显仕所长做总结讲话,对“蓝海101”号调查船首航成功表示祝贺,对大家出海期间展现出的顽强拼搏、同舟共济、团结友爱的科考精神表示赞赏,他指出,黄海水产研究所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开展海洋渔业资源调查工作,功勋调查船“北斗”号也走过了35年的光辉历程,为我国海洋渔业资源调查以及海洋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金显仕所长回顾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享航次的设立历程,指出了基金委共享航次对海洋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并对数据汇交提出了要求,搭载本航次的各单位科研人员要及时梳理科考过程中取得的数据资料,按时保质保量提交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料共享服务中心;黄海水产研究所船舶管理部门以及“北斗”号、“蓝海101”号两艘调查船要认真总结本航次出海期间船舶运行中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尤其“蓝海101”号要通过此次实战总结经验、找准不足,不断提升“渔业航母”的科考实践能力和水平,希望所里的四艘科学考察船在新时代继续为我国海洋渔业科考事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CTD和水体采样

底栖生物阿氏网采样

渤黄海共享航次临时党支部第三次集体学习

“蓝海101”号和“北斗”号自7月25日从青岛启航至8月5日顺利返航,两船海上作业累积22天,航行3400余海里(“蓝海101”号1950余海里,“北斗”号1450余海里),先后完成了黄海、渤海海域100个站位调查,涉及海洋水文、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和海洋沉积化学和大气化学等多个领域,包括底栖拖网站位11个、箱式采泥站位56个、浮游生物站位63个。获得温盐深等水体观测数据229组,营养盐样品(公共指标)347份,及其他各类水体样品5147个(组);沉积物样品779份,底栖生物样品158份,浮游生物网样542个,大气颗粒物数据及样品1164组;完成了水体溶解甲烷、DO、CDOM、DMS、N2O、DOC、POC、TSP、TDN/P等参数采集;进行了5项现场培养实验,底栖生物、浮游病毒、微微型生物的丰度及多样性鉴定等多项实验。来自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天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天津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以及黄海水产研究所共12家科研机构的65位科研人员共同完成本次调查任务。

“蓝海101”号首航结束之后,黄海水产研究所船舶管理部门迅速组织进行网具调整,为下一步进行拖网海试做好了准备;同时,“北斗”号也在积极备航,8月15日将迎来新的调查任务。

1744324586

返航后船上工作人员进行网具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