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之上,对话“北斗”号船长(上)
“北斗”号上有两个船长,一个叫吕旭良,是现任船长,一个叫李风宾,是前任船长。
今年,由挪威政府建造并赠送给我国的“北斗”号渔业资源调查船迎来服役40周年。近日,在“北斗”号进行黄海渔业资源与栖息环境调查期间,两任船长接受记者采访,回顾其个人航海经历,分享与“北斗”号的点滴。
与“北斗”号一起长大、变老
2019年退休、次年返聘后,李风宾每次跟“北斗”号出海,都住在吕船长房间对面的会议室里。这个会议室被临时“改”成了宿舍,所谓“改”,其实只是增添了一点个人生活用品,在会议室的沙发上加了一床被子而已。8月下旬的黄海,天气还不凉爽。而“北斗”号上的中央空调今不如昔,到达会议室等上层房间的冷气不足,所以很多房间总有些闷热。记者第一次就是在会议室里即李风宾的宿舍里跟他长聊,坐下后,他倒了两杯茶,抓了一把瓜子,然后就打开风扇对着我们吹了起来。
黄海之上,对话“北斗”号船长(上)
“北斗”号上有两个船长,一个叫吕旭良,是现任船长,一个叫李风宾,是前任船长。
今年,由挪威政府建造并赠送给我国的“北斗”号渔业资源调查船迎来服役40周年。近日,在“北斗”号进行黄海渔业资源与栖息环境调查期间,两任船长接受记者采访,回顾其个人航海经历,分享与“北斗”号的点滴。
与“北斗”号一起长大、变老
2019年退休、次年返聘后,李风宾每次跟“北斗”号出海,都住在吕船长房间对面的会议室里。这个会议室被临时“改”成了宿舍,所谓“改”,其实只是增添了一点个人生活用品,在会议室的沙发上加了一床被子而已。8月下旬的黄海,天气还不凉爽。而“北斗”号上的中央空调今不如昔,到达会议室等上层房间的冷气不足,所以很多房间总有些闷热。记者第一次就是在会议室里即李风宾的宿舍里跟他长聊,坐下后,他倒了两杯茶,抓了一把瓜子,然后就打开风扇对着我们吹了起来。
北斗号前任船长 李勋祥摄
记者:您是怎么结识“北斗”号的?
李风宾:1983年底,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以下简称“黄海所”)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船员。我是青岛黄岛区人,当时刚高中毕业,听到这个消息就报名了。当年12月,包括我在内的20个人被录取。随后被安排到渔业公司拖网渔船实习。经过近一年的海上锻炼,我们这一批人中,有的分配到了黄海所“黄海103”号,有的是“黄海104”号,我有幸被安排到“北斗”号。
记者:当时报名当船员时,是对这个职业有兴趣吗?
李风宾:我是1964年出生,当时就是一个20岁的小伙。其实没有太多想法,从农村出来的,觉得有份工作已经很好了。(笑)
记者:“北斗”号刚到青岛时,是一个什么景象?
李风宾:1984年10月19日,“北斗”号到达青岛港(今天的8号码头)。当时,我们这些船员到码头迎接,都觉得“北斗”号很壮观。此前我们建造的“黄海103”号、“黄海104”号渔船都是378吨,而“北斗”号总吨位1165。
“北斗”号是当时我国最先进的渔业资源调查船,船上的科研仪器设备非常先进。这个船有一个侧推功能,就是说船靠泊码头的时候可以横向行驶。在今天,科考船侧推功能已经是标配,但在当时我国还没有任何科考船有这个功能,所以当“北斗”号横着停靠码头时,大家都很新奇和惊讶,很直观地就觉得它非常先进。
记者:从这时起,您就跟“北斗”号结下了不解之缘。
李风宾:从“北斗”号到达青岛,交付黄海所管理使用开始,我就上船了。从船上的水手做起,一步一步做到船长。2019年退休、2020年返聘后,我又作为船员到船上帮忙。现在,“北斗”号已经服役了40年,我也从20岁干到了60岁。可以说,我是因“北斗”号而来,陪伴着“北斗”号一起长大、变老。
三个调查项目,三获国家奖
在“北斗”号餐厅的墙上,挂着三个代表性荣誉:“鳀鱼资源、渔场调查及鳀鱼变水层拖网捕捞技术研究”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白令海和鄂霍次克海狭鳕渔业信息网络和资源评估调查”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我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海洋生物资源及其栖息环境调查与评估”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些荣誉,都是依托“北斗”号取得的。可以说,没有这艘船提供基础支撑,这些成果或许要推迟很多年。在李风宾看来,“北斗”号是“海洋科学家的摇篮”,很多海洋科学家在“北斗”号上成长起来,而他们的成果又为“北斗”号添彩。
记者:挪威科学家Erling Bakken后来回忆说,“北斗”号到达青岛后,在黄海的调查研究随即开始。最初的计划是使用“北斗”号研究和实验性捕捞鲐鱼,但首个调查航次就发现,黄海和东海有大量的鳀鱼。虽然只是初步性调查,但已证明这一鱼类资源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这决定了“北斗”项目(中挪所有的渔业合作项目都以“北斗”号这艘船的名字为基础,统一命名为“北斗”项目)未来很多年的发力点。
李风宾:确实如此。我们最初到黄海是为了调查鲐鱼,但意外发现鳀鱼的资源量非常大,于是便立刻转向鳀鱼调查研究,评估鳀鱼的资源量,调查鳀鱼的渔场,并研究捕捞方法。因为鳀鱼是中上层洄游性鱼类,而当时我国主要利用双拖船(两条船拉一条网)捕捞,不容易控制网具在海水中的深度,所以我们还与挪威合作,研发拖网工具服务捕捞生产。这系列工作一干就是近10年,探明了我国沿海尚未开发的中上层渔业资源,为我国开发了新的渔业资源,不仅极大促进了海洋捕捞业的发展,还带动了鱼油、鱼粉等加工业进步,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成果1992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记者:这个时候,您的身份还是水手,主要负责什么内容?
李风宾:水手在船上是最辛苦的。在海上作业时,下网、上网都是水手操作,等渔获物被拖上后甲板,要抓紧整理、装箱。船舶航行的时候,还要跟着驾驶员(按照国际惯例,三副、二副、大副作为驾驶员,每天各驾驶8个小时)值班,负责瞭望工作。但船员都是这样,从水手做起,然后是三副、二副、大副、船长,一步步晋升。一般至少需要工作10年才能获得船长的任职资格。
以前,鳀鱼资源量大,集群密度高,拖网时需要控制渔获量。“北斗”号的底拖网网囊正常能容纳5吨,但当时一网下去,整个网里都是鳀鱼,大约捞到了10多吨,一次根本拖不上后甲板,只能分多次获取。那时,每网鳀鱼上来,后甲板都满满当当,人几乎是在鱼堆里操作。可以想象,把大量的渔获物装箱,送到船上实验室里供科研人员统计、取样,肯定是个体力活。
记者:鳀鱼之后,“北斗”号开展了什么工作?
李风宾:1990年,“北斗”号接到了去白令海捕捞狭鳕的生产任务。刚到的时候,海面非常平静,我们当时还讨论,都说这里海况恶劣,并不是这么回事嘛。结果没多久,就感受到了白领海风浪的威力。往往一个大浪过来,海水就爬上了驾驶台窗户,从船头顶上过去了。而且,“北斗”号太短,船长只有56.4米,总是随着浪猛烈摇晃。这个航次主要是为了生产,但因为船小、抗风浪能力差,并不比远洋渔船有优势,最终花了69天只拉回了60多吨狭鳕。
1993年,“北斗”号承担了开展“白令海和鄂霍次克海狭鳕渔业信息网络和资源评估调查”项目,再次踏上了赴白令海的征程。此时我已担任三副职务。有了上一次的经验,我们做足了充分的准备,但白令海海况恶劣,调查作业时船舶仍然大幅度晃动、颠簸,把人摇得天旋地转。船上的科研人员调侃,只要在“北斗”号上能工作,在其他船上就没问题了。在极度晕船的情况下,项目首席科学家唐启升把本子顶在天花板上,写下了极有价值的报告,被称为“诞生在天花板上的科研报告”。这个项目1997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记者:针对家底不清、对外谈判和渔业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北斗”号还开展了126项目:我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海洋生物资源及其栖息环境调查与评估(1996-2005年)。这次调查,全面评估了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生物资源,成果直接为中韩、中日和中越等国家渔业谈判提供数据支撑,为实施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和渔业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关于这个项目,您有什么深刻印象?
李风宾:自1993年调查完狭鳕回国之后,“北斗”号其实算是“闲置”了几年时间。由于当时国家经费不足、调查项目短缺等缘故,我国渔业资源调查船纷纷退役或被转卖。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的“东方”号和南海水产研究所的“南锋”号都在90年代退役。“北斗”号虽然“幸存”,但每年执行的海上调查航次非常有限、调查时间很短。当开展“我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海洋生物资源及其栖息环境调查与评估”项目时,我国只有“北斗”号一艘渔业资源调查船可用。
这个项目规模很大,涵盖了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大海区,周期也长。按照分工,渤海和黄海主要由黄海所承担,东海和南海则分别主要由东海所和南海所负责。我记得很清楚的是,船员基本固定,但科研人员一直轮换。每到了一个海区,就有当地的科研人员上船。那个时候船上没有网络,对外联系要发电报,但对船、队员来说,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工作之余闲暇无聊,我们便制作“北斗晚报”,记录海上科考生活,自娱自乐。
记者:您是哪一年做的船长,做船长后,跟以往有何不同?
李风宾:在126项目快结束时,我就已经是大副了。从2008年开始,我担任“北斗”号船长,一直到2019年。担任船长后,工作量相对较少,不过责任更大。要时刻谨记,对全船的安全负责。
我担任船长后,“北斗”号主要在黄渤海海域作业,每年都进行多个航次的(一般是一个季度一次)渔业资源与环境调查,目的是掌握渔业资源结构、种类组成和主要经济种类生物学特性、数量分布、洄游规律、生物量及可捕量等,为捕捞、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此外,“北斗”号还承担了由黄海所或其他单位主导的“中国近海水母暴发的关键过程、机理及生态环境效应”“多重压力下近海生态系统可持续产出与适应性管理的科学基础”等多个973项目的调查任务,在全体船员的努力下,我们努力为科研人员提供优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得到了兄弟科研单位的高度认可。
记者:2019年退休后,离开“北斗”号是什么感受?
李风宾:当时确实挺舍不得的,感觉很失落。即使退休在家,也时时关注着“北斗”号的动态。后来我又返聘,到船上帮忙,看来还要再陪“北斗”号一段时间了。
北斗号前任船长 李勋祥摄
记者:您是怎么结识“北斗”号的?
李风宾:1983年底,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以下简称“黄海所”)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船员。我是青岛黄岛区人,当时刚高中毕业,听到这个消息就报名了。当年12月,包括我在内的20个人被录取。随后被安排到渔业公司拖网渔船实习。经过近一年的海上锻炼,我们这一批人中,有的分配到了黄海所“黄海103”号,有的是“黄海104”号,我有幸被安排到“北斗”号。
记者:当时报名当船员时,是对这个职业有兴趣吗?
李风宾:我是1964年出生,当时就是一个20岁的小伙。其实没有太多想法,从农村出来的,觉得有份工作已经很好了。(笑)
记者:“北斗”号刚到青岛时,是一个什么景象?
李风宾:1984年10月19日,“北斗”号到达青岛港(今天的8号码头)。当时,我们这些船员到码头迎接,都觉得“北斗”号很壮观。此前我们建造的“黄海103”号、“黄海104”号渔船都是378吨,而“北斗”号总吨位1165。
“北斗”号是当时我国最先进的渔业资源调查船,船上的科研仪器设备非常先进。这个船有一个侧推功能,就是说船靠泊码头的时候可以横向行驶。在今天,科考船侧推功能已经是标配,但在当时我国还没有任何科考船有这个功能,所以当“北斗”号横着停靠码头时,大家都很新奇和惊讶,很直观地就觉得它非常先进。
记者:从这时起,您就跟“北斗”号结下了不解之缘。
李风宾:从“北斗”号到达青岛,交付黄海所管理使用开始,我就上船了。从船上的水手做起,一步一步做到船长。2019年退休、2020年返聘后,我又作为船员到船上帮忙。现在,“北斗”号已经服役了40年,我也从20岁干到了60岁。可以说,我是因“北斗”号而来,陪伴着“北斗”号一起长大、变老。
三个调查项目,三获国家奖
在“北斗”号餐厅的墙上,挂着三个代表性荣誉:“鳀鱼资源、渔场调查及鳀鱼变水层拖网捕捞技术研究”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白令海和鄂霍次克海狭鳕渔业信息网络和资源评估调查”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我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海洋生物资源及其栖息环境调查与评估”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些荣誉,都是依托“北斗”号取得的。可以说,没有这艘船提供基础支撑,这些成果或许要推迟很多年。在李风宾看来,“北斗”号是“海洋科学家的摇篮”,很多海洋科学家在“北斗”号上成长起来,而他们的成果又为“北斗”号添彩。
记者:挪威科学家Erling Bakken后来回忆说,“北斗”号到达青岛后,在黄海的调查研究随即开始。最初的计划是使用“北斗”号研究和实验性捕捞鲐鱼,但首个调查航次就发现,黄海和东海有大量的鳀鱼。虽然只是初步性调查,但已证明这一鱼类资源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这决定了“北斗”项目(中挪所有的渔业合作项目都以“北斗”号这艘船的名字为基础,统一命名为“北斗”项目)未来很多年的发力点。
李风宾:确实如此。我们最初到黄海是为了调查鲐鱼,但意外发现鳀鱼的资源量非常大,于是便立刻转向鳀鱼调查研究,评估鳀鱼的资源量,调查鳀鱼的渔场,并研究捕捞方法。因为鳀鱼是中上层洄游性鱼类,而当时我国主要利用双拖船(两条船拉一条网)捕捞,不容易控制网具在海水中的深度,所以我们还与挪威合作,研发拖网工具服务捕捞生产。这系列工作一干就是近10年,探明了我国沿海尚未开发的中上层渔业资源,为我国开发了新的渔业资源,不仅极大促进了海洋捕捞业的发展,还带动了鱼油、鱼粉等加工业进步,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成果1992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记者:这个时候,您的身份还是水手,主要负责什么内容?
李风宾:水手在船上是最辛苦的。在海上作业时,下网、上网都是水手操作,等渔获物被拖上后甲板,要抓紧整理、装箱。船舶航行的时候,还要跟着驾驶员(按照国际惯例,三副、二副、大副作为驾驶员,每天各驾驶8个小时)值班,负责瞭望工作。但船员都是这样,从水手做起,然后是三副、二副、大副、船长,一步步晋升。一般至少需要工作10年才能获得船长的任职资格。
以前,鳀鱼资源量大,集群密度高,拖网时需要控制渔获量。“北斗”号的底拖网网囊正常能容纳5吨,但当时一网下去,整个网里都是鳀鱼,大约捞到了10多吨,一次根本拖不上后甲板,只能分多次获取。那时,每网鳀鱼上来,后甲板都满满当当,人几乎是在鱼堆里操作。可以想象,把大量的渔获物装箱,送到船上实验室里供科研人员统计、取样,肯定是个体力活。
记者:鳀鱼之后,“北斗”号开展了什么工作?
李风宾:1990年,“北斗”号接到了去白令海捕捞狭鳕的生产任务。刚到的时候,海面非常平静,我们当时还讨论,都说这里海况恶劣,并不是这么回事嘛。结果没多久,就感受到了白领海风浪的威力。往往一个大浪过来,海水就爬上了驾驶台窗户,从船头顶上过去了。而且,“北斗”号太短,船长只有56.4米,总是随着浪猛烈摇晃。这个航次主要是为了生产,但因为船小、抗风浪能力差,并不比远洋渔船有优势,最终花了69天只拉回了60多吨狭鳕。
1993年,“北斗”号承担了开展“白令海和鄂霍次克海狭鳕渔业信息网络和资源评估调查”项目,再次踏上了赴白令海的征程。此时我已担任三副职务。有了上一次的经验,我们做足了充分的准备,但白令海海况恶劣,调查作业时船舶仍然大幅度晃动、颠簸,把人摇得天旋地转。船上的科研人员调侃,只要在“北斗”号上能工作,在其他船上就没问题了。在极度晕船的情况下,项目首席科学家唐启升把本子顶在天花板上,写下了极有价值的报告,被称为“诞生在天花板上的科研报告”。这个项目1997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记者:针对家底不清、对外谈判和渔业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北斗”号还开展了126项目:我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海洋生物资源及其栖息环境调查与评估(1996-2005年)。这次调查,全面评估了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生物资源,成果直接为中韩、中日和中越等国家渔业谈判提供数据支撑,为实施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和渔业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关于这个项目,您有什么深刻印象?
李风宾:自1993年调查完狭鳕回国之后,“北斗”号其实算是“闲置”了几年时间。由于当时国家经费不足、调查项目短缺等缘故,我国渔业资源调查船纷纷退役或被转卖。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的“东方”号和南海水产研究所的“南锋”号都在90年代退役。“北斗”号虽然“幸存”,但每年执行的海上调查航次非常有限、调查时间很短。当开展“我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海洋生物资源及其栖息环境调查与评估”项目时,我国只有“北斗”号一艘渔业资源调查船可用。
这个项目规模很大,涵盖了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大海区,周期也长。按照分工,渤海和黄海主要由黄海所承担,东海和南海则分别主要由东海所和南海所负责。我记得很清楚的是,船员基本固定,但科研人员一直轮换。每到了一个海区,就有当地的科研人员上船。那个时候船上没有网络,对外联系要发电报,但对船、队员来说,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工作之余闲暇无聊,我们便制作“北斗晚报”,记录海上科考生活,自娱自乐。
记者:您是哪一年做的船长,做船长后,跟以往有何不同?
李风宾:在126项目快结束时,我就已经是大副了。从2008年开始,我担任“北斗”号船长,一直到2019年。担任船长后,工作量相对较少,不过责任更大。要时刻谨记,对全船的安全负责。
我担任船长后,“北斗”号主要在黄渤海海域作业,每年都进行多个航次的(一般是一个季度一次)渔业资源与环境调查,目的是掌握渔业资源结构、种类组成和主要经济种类生物学特性、数量分布、洄游规律、生物量及可捕量等,为捕捞、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此外,“北斗”号还承担了由黄海所或其他单位主导的“中国近海水母暴发的关键过程、机理及生态环境效应”“多重压力下近海生态系统可持续产出与适应性管理的科学基础”等多个973项目的调查任务,在全体船员的努力下,我们努力为科研人员提供优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得到了兄弟科研单位的高度认可。
记者:2019年退休后,离开“北斗”号是什么感受?
李风宾:当时确实挺舍不得的,感觉很失落。即使退休在家,也时时关注着“北斗”号的动态。后来我又返聘,到船上帮忙,看来还要再陪“北斗”号一段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