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一世以海为家 一撇一捺认真做人---记“中国大菱鲆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雷霁霖

日期:2022-12-14 16:44    作者:    来源:     打印    加大 减小

一生一世以海为家 一撇一捺认真做人

——记“中国大菱鲆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雷霁霖

每当眼前这片最熟悉的蔚蓝,展现在年逾古稀的雷霁霖面前时,总能勾起他对往昔的回忆。五十余年以海为家,五十多载耕海牧渔,海风将他的黑发吹成银丝,海水浸透他的心灵,并烙上了鱼类养殖研究,这份高贵而又纯净的蓝色印记。

青春奠基  为行业发展不懈求索

1958年从山东大学毕业后,雷霁霖怀着满腔热血,来到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此后的50余年漫长岁月,他与蓝色的大海和鱼类养殖结下了不解的情缘。

19世纪50年代的中国,海水鱼类养殖科研刚刚起步,作为新中国第一批 “拓荒者”,雷霁霖接下了这块“硬骨头”。肩负祖国的重托,他面朝大海,独上海滩,将喧嚣的城市远远撂到了身后边。

古有精卫投石填海。初出茅庐的雷霁霖,决心付出青春年华来耕耘这片美丽的蓝色国土。年轻的他深入沿海一线,克服艰苦生活条件,专心开展科学实验。他拜渔民为师,向大自然学习,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科研方向,针对海水经济鱼类,广泛开展人工繁殖和增养殖研究。

十几年严酷环境的磨练和高强度工作的积淀,让年青的雷霁霖获得丰富的研究成果,初步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他连续创造了鱼类工厂化人工繁殖系列工艺;建立了“南北接力”、“北南轮养”、“ 陆海接力”等崭新的养殖模式,并逐渐领悟到水产养殖“走工业化道路”的必然性和可行性。通过半个世纪的艰苦打拼,雷霁霖和他的团队使我国的海水鱼类增养殖产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获得空前发展;多项海水鱼类育苗与养殖技术成果,走在世界前列。

50多年来,雷霁霖主持完成了30多个国家重大科研专项,系统研究了22种海水经济鱼类的增养殖理论与技术,其中8种已经实现产业化,还不断积累和总结国内外先进经验,及时提出新观点和新方法,推进海水鱼类养殖发展新潮流;他率先从欧洲引进良种大菱鲆,创建了符合国情的“温室大棚+深井海水”工厂化养殖模式,创造了年总产量达5万多吨、年总产值逾40亿元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成为沿海“一鱼一产业”的成功样板,为推动我国第四次海水养殖产业化浪潮的兴起和“三农”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50多年来,雷霁霖亲身实践了我国海水鱼类养殖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同时见证了我国海水养殖事业的进步与繁荣。

心系祖国  为渔业发展无私奉献

1999年,一路攻坚克难的雷霁霖站到社会效益和个人利益的天平面前,但他总是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

自雷霁霖踏上耕海牧渔的行业起,北方海水鱼类的规模化养殖便一直是他心头的一朵乌云。

由于北方沿海的水温年温差较大,所有温水性养殖鱼类都不能在自然条件下度过漫长的冬季,所以当年不能养成商品鱼,更难形成规模化产业。在科技工作者责任感与使命感的驱动下,雷霁霖开始了艰苦的调研工作。他对比分析了欧亚鱼类区系和地理分布,对比研究了它们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点,经过反复论证,最终认定了欧洲刚刚开发成功的冷水性良种——大菱鲆,作为引进我国北方开辟工厂化养殖的理想品种。

然而,欧洲国家专利技术封锁十分严密,就好比一座大山,横亘在雷霁霖前进的道路上。但他并没有为此而犹豫和退怯,他告诉自己,必须要拿下这座高山。7年的攻坚克难,7年的反复实践,雷霁霖终于成功了。通过自主创新,大菱鲆在中国北方的育苗平均成活率、年出苗量均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养殖年产量达到5万吨,产值逾40亿元,均超过了欧洲的数倍,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伴随成功而来的是巨大的经济利益的冲击,热心的朋友们不忍雷霁霖数十年如一日的呕心沥血,都建议他要赶快申报专利,然而雷霁霖心中想的却完全不是一回事。他首先考虑到北方的鱼类养殖已经较其它养殖产业落后了许多年,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要尽快将其转化为生产力,要为北方鱼类养殖的产业化树立榜样。站在社会效益与个人利益的天平面前,雷霁霖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便将研究成果公之于众,并全力帮助养殖企业扩大生产。朋友们都说他糊涂,而他却抚动一头银丝,笑而不语。

大菱鲆引种和养殖的成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被国内外同行称之为“良种引进的典范”和“新产业开发的样板”。而此时此刻,雷霁霖也收获了国际同行一致认可的“中国大菱鲆之父”的美誉。

不顾“小家”  一心为国顾“大家”

有人说,选择了海洋,便选择了风雨兼程。这句话正是对雷霁霖的写照。

50多年来,为了从零起步开创海水鱼类养殖事业,他无怨无悔,年复一年转战南北,过着候鸟式的生活。每年,他都有一半以上时间蹲点科研生产一线,春暖花开时节离家下点,寒冬腊月时节才能回家团聚。子女入托、上学,以至报考大学直至毕业走上工作岗位这样的大事,他都难有时间回家过问。

记得上世纪60年代末的那个春天,妻子突发肝病,而手中握着出差车票的雷霁霖,却只能匆匆把妻子送进医院,看着病榻上痛苦呻咛的爱人,忍着满心的愧疚与牵挂,远离家里转身投入工作。那段时间,刚满2岁的儿子被寄养在邻居家里,上初一的女儿,放学后还要担负起照管弟弟和母亲的重任。“我的家庭为我付出的实在太多、太多了……”,雷霁霖始终对家人的支持与付出抱着满心的感激和愧疚!

工作中的雷霁霖像一台计算机,精益求精,容不得半点粗心大意,然而生活中的他对待自己却是“马马虎虎”谈不上顾及。终年在外奔波的他体质并不好,年青时期就患有高血压病,然而他却一心只顾工作,曾经有3次因过度劳累而晕倒在工作现场,抢救出院后却依然“我行我素”,急忙赶回实验基地,继续投入紧张工作。同事们心疼地说:“干起专业活来,也不知道他图什么,总是那么义无反顾,一往无前……”

如今的雷霁霖已是古稀之年,然而他却依然如同过去一样以笔当戈,大量撰写专业性和专论性文章,推动产业文化建设;以身作则,指导、鼓励和说服教育青年一代,让他们发挥自身优势,努力投入一线研究工作。

“我愿用热血续写人生、用生命演奏中国渔业科技的最好乐章,这就是我毕生的愿望和追求。”——他面朝大海,把这份蔚蓝的宣言完全融入到他的生命之中;一撇一捺,他用一辈子的心血把“渔业”二字写得最工整、最有力、最扎实。